智能制造学院概况
智能制造学院及专业介绍
一、学院介绍
智能制造学院作为广东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鼎力打造的新兴重点学院,专注于培养智能制造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现设有智能控制技术、建筑消防技术、应急救援技术等特色专业,新增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及新能源汽车技术等多个热门专业,专业体系完善,紧贴时代需求,力求构建一个全面、前沿的专业体系。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学团队。高级职称教师占比高达17.9%,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3名,他们的学术造诣深厚,为学院的教学科研提供了坚实的支撑。中级职称教师占比17.8%,他们在教学一线默默耕耘,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了辛勤的汗水。此外,具备硕士学位及以上的教师占比21.4%,兼职教师占比30%左右,他们的加入为企业化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而“双师型”教师占比更是高达32.1%,他们既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又拥有实践经验,为学生搭建了通往行业高素质人才的坚实桥梁。
二、校企合作,共育英才
我们深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此,智能制造学院与大疆无人机、华中数控、英维克、新宏新科技、巨基创新、飞舵订单班等近30家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开展“订单班”及现代学徒制联合培养。通过校企合作,我们不仅在人才培养、实训室新建、课程研发、技术服务上取得了显著成果,更推动了产学研一体化的进程,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实习实训机会。
三、师资雄厚,教学成果卓越
智能制造学院教师科研成果斐然,引领教育创新发展。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教育与科研征程中,我院教师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不懈的探索精神,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为学院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也为行业进步贡献了智慧力量。
科研论文方面,成果璀璨。赵华老师成绩卓著,发表多篇高质量论文,研究覆盖金属热处理、有色金属冶炼、机电技能培养等多领域,如《网带式可控气氛连续炉的绿色设计与绿色制造》等多篇论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其中《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s of mould filling inlost foam casting》被SCI收录,《The Double-signals’Switch of Car Steering and Its Management System’s Design》被EI收录。罗淑珍老师《The Double-signals‘Switch of Car Steering and Its Management System’s Design》被EI收录。胡梦研、向奕雪、罗淑珍老师也分别在教育教学改革、风险因素分析等方面发表了具有影响力的论文,展现了我院教师在学术研究上的多元视角和深度探索。
科研项目成果丰硕。赵华老师主持的多个项目成功结题,涵盖镁合金工艺研究、校企合作模式探讨等,有力推动了行业技术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胡梦研、向奕雪老师主持的项目聚焦前沿技术,如技能大赛教学平台搭建、智能监测预警系统研发等,虽多处于开题阶段,但已展现出巨大潜力,有望为学院科研水平提升再添佳绩。
教材编写成绩突出。赵华老师担任多部教材主编,如《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等,这些教材多为国家级规划教材或工学结合规划教材,对专业教学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胡梦研、许秀英、罗淑珍、向奕雪老师参编的教材,也丰富了教学资源,完善了知识体系。
在奖项荣誉上,我院教师屡获佳绩。赵华老师荣获韶关市优秀教师称号,还在国家级、省级赛事中斩获多个奖项。胡梦研老师多次在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中指导学生获奖,充分彰显了我院教师卓越的教学指导能力。
这些科研成果是我院教师智慧的结晶,也是学院发展的坚实基石。未来,智能制造学院将继续秉持创新精神,深化科研探索,为培养更多高素质智能制造人才、推动行业发展不懈努力!
四、专业介绍
(1)智能控制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珠三角新型工业化需求,掌握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机械工程与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面向智能制造装备、新能源设备等领域,具备智能电气系统设计、工业机器人集成等能力,从事智能化设备开发、调试与管理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制图与CAD、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应用与检测技术、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嵌入式控制技术、工业网络技术、机器人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人工智能导论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智能制造与工业自动化领域,从事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应用开发及智能产线运维工作。掌握PLC编程、嵌入式控制技术,能在智能检测、设备预测性维护等场景,协同完成生产流程优化。
可考取证书:电工上岗证(特种作业)、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可编程控制系统集成、制图员、电气工程师等。
技能竞赛: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等赛项,金砖国家职业技能竞赛及各类行业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
(2)建筑消防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技并修、适应智慧消防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人才,注重“传统消防技术+新兴科技应用”双轨并重。学生将系统掌握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施工管理、设施运维等传统消防核心技能,包括建筑防火规范应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调试、消防设施维护保养、火灾扑救、灭火设施安装与检测等,夯实消防工程基础能力;同时深度融合AI、物联网、无人机等前沿技术,强化智慧消防场景下的创新实践能力:1.运用消防物联网平台、大数据分析及AI算法,实现火灾风险智能预警、应急决策优化与灾情动态推演;2.掌握无人机操控、热成像巡检及三维建模技术,应用于高层建筑火情侦查、森林火灾监测与救援物资精准投送;3.通过BIM与数字孪生技术优化消防系统设计,结合AI模型开发智能消防解决方案,推动消防管理智能化转型。
毕业生既能胜任消防工程设计、设施运维等传统岗位,又可投身智慧消防系统开发、无人机应急救援、消防数据分析等新兴领域,成为兼具技术底蕴与创新能力的“消防+科技”跨界人才,助力构建智能化、精准化的现代消防体系。
主干课程:建筑防火设计原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原理、消防设施安装、检查与维护管理、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智慧消防、无人机应用技术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到机场、地铁和企业担任安全管理员、安全维护员、消防设计员等相关岗位。经1~3年职业行业锻炼,在该行业进一步提升的工作岗位是消防安全负责人、项目经理、消防设计师等。同时可以担任智慧消防工程师、无人机消防应用专员等工作。
可考取证书:在校或毕业后可考取消防设施操作员资格证书、建筑消防电工证书、安全管理员资格证书、无人机驾驶员执照等技能证书。
技能竞赛:消防灭火系统安装与调试、矿井灾害应急救援、生产事故应急救援大赛等。
(3)应急救援技术
专业亮点:科技赋能,智慧救援:紧跟AI、大数据、无人机等科技发展趋势,培养智能化应急救援人才。实战导向,技能过硬:通过先进的实训设备和真实场景模拟,强化实践操作能力。
就业广阔,前景光明。毕业生可在消防、安全、城市救援等领域担任技术员、管理员等职位,职业发展潜力大。
证书加持,竞争力强。可考取消防设施操作员、安全员、注册安全工程师等高含金量证书。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事故现场应急管理能力、事故处理能力、工程制图能力、消防设施使用能力、火灾扑救能力以及人员自救互救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专业人才。学生将掌握应急救援的核心知识与技能,并融合人工智能(AI)和无人机技术,成为能够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化学、工程数学、消防燃烧学、安全科技概论、安全心理学、消防管理学、应急救援管理、安全系统工程、灾害事故应急处置、应急管理综合项目等。
就业方向: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消防、安全等领域,如机场、大型企业、城市救援队等担任应急救援技术员、安全管理员等职位。随着经验积累,可晋升为救援队长、安全主管等高级职务,职业发展潜力大。
可考取证书:消防设施操作员资格证书、安全管理人员,安全员C证,二级建造师,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评价师,应急管理人员职业资格证书等。
技能竞赛:智慧消防创新设计大赛、无人机消防应用技能竞赛等。
(4)消防救援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智慧消防”国家战略,培养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良好的人文素养及忠诚担当的奉献精神;掌握消防法规、消防救援、消防装备及消防安全管理等知识;培养“技术+救援”复合型人才,聚焦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与消防技术的深度融合;具备火灾风险评估、消防设施操作与维护以及应急救援组织与实施等技能的知识、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基础化学、消防工程导论、消防燃烧基础知识、消防安全管理、安全心理学、消防安全评估方法与技术、应急救援管理、消防现场救护技术、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等。
就业方向:面向消防设施操作与管理、事故救援与处置等领域,从事消防管理、消防设施操作、智慧消防工程师、无人机消防飞手、消防数据分析师、消防科技专员、安全科技顾问、智能应急指挥员、消防物联网运维师、危险化学品AI监测员等工作。
可考取证书:无人机驾驶员执照、智慧消防工程师、消防设施操作员、应急救援员、大数据分析师及注册安全工程师等。
技能竞赛:建筑消防技能大赛、智慧消防创新设计大赛、无人机消防应用技能竞赛等。
(5)机电一体化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掌握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掌握机电设备与自动化生产线安装调试、维护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工程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组态控制与应用、数控机床及其应用、机器人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面向设备制造等行业,从事机电设备的生产和管理,自动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开发应用,数控机床的编程、操作、维护和维修,机电产品的技术改造、工业机器人运维、自动化技术人员及机电设备的销售与管理工作。毕业生工作稳定、待遇丰厚,就业质量高,近三年平均就业率在98%以上。
可考取证书:CAD制图员、电工上岗证(特种作业)、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可编程控制系统集成、钳工、电气工程师、数控操作证等。
技能竞赛:机电一体化技术、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业网络智能控制与维护等赛项及行业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
(6)工业机器人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机械、电气、PLC、传感器技术及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设计仿真、运行维护、安装调试、销售与技术支持等领域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与CAD、机械设计基础、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工业机器人建模、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系统智能运维。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编程仿真、系统集成以及技术支持与销售等工作。
可考取证书: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中级及以上)、工业机器人装调维修工、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中级及以上)、Solidworks助理工程师等。
技能竞赛:机电一体化技术、机器人系统集成应用技术等赛项及各类行业竞赛及创新创业大赛。
(7)电气自动化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具备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的高级技术人才,能够在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智能电网等现代工程技术领域中,从事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调试、维护与管理工作,同时具备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电工与电子技术、模拟与数字电路、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人工智能导论、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供配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嵌入式控制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智能制造、智能电网、工业互联网、机器人研发、数据分析、智能决策、电气设备研发、智能家居等领域的工作。
可考证书:PLC编程、工业机器人操作员、维修电工、电气工程师等。
技能竞赛:电气控制技术大赛、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广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8)电梯工程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适应通用设备制造业与建筑安装业需求,致力于为通用设备制造业与建筑安装业输送面向电梯智能化领域的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深度掌握电梯全生命周期技术,包括安装、调试、检验、维修、保养以及销售技巧。同时,培养学生运用大数据算法优化电梯运行调度,利用AI技术实现电梯远程监控与故障预警,以及参与人工智能驱动的电梯安全系统开发等核心能力。学生还将具备扎实的施工现场管理能力,充分满足智能化电梯行业对专业人才的严苛需求,在未来职场中抢占发展先机。
主干课程:机械设计基础、电力拖动、电工电子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CAD工程制图,C语言程序设计,电梯结构与原理、电梯控制技术、电梯安装与调试、电梯保养与维修、变频器与触摸屏应用技术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智能电梯运维工程师、电梯AI系统集成工程师、电梯数据安全分析师、电梯相关的安装调试、维护调试维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可考取证书:制图员、维修电工、电梯安装维修工、智能网联电梯维护1+X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T证)、电梯维修保养1+X证、焊工证等。
技能竞赛:电梯维修保养技能大赛、电气控制技术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
(9)新能源汽车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全面掌握新能源汽车装配、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及机械工程等核心知识,具备新能源汽车设计、制造、调试、维护及运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汽车构造、汽车材料工程、车身电器与电子控制技术、动力蓄电池技术、驱动电机与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液压传动技术、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智能驾驶系统开发、电池管理系统(BMS)设计与维护、驱动电机系统研发与测试等技术岗位,或在生产制造中担任质量控制工程师,以及管理岗位如项目经理、法规专员等。
可考取证书:新能源汽车检测维修领域专业认证(如动力电池管理维修技师、驱动系统维修技师等)、汽车维修工系列职业技能证书(如汽车机械维修技师、汽车电器维修技师、汽车美容装饰技师等)。
技能竞赛:创新创业能力大赛、汽车故障检修大赛、汽车营销大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大赛等。
(10)汽车电子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汽车结构与原理、汽车电子电器设备使用与维护等基本知识,具备汽车整车电路装配调试检查、汽车电子设备安装调试检测、汽车配套电子设备生产与检测能力,从事汽车及各类机动车电子产品的生产、检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干课程:汽车电子基础、汽车电气系统、车载网络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汽车制造企业、汽车售后服务中心、汽车电子产品研发公司等领域工作,主要从事汽车电子系统的维修、检测、调试及相关技术支持。此外,学生还可选择进入汽车销售、市场营销等岗位,发挥其专业优势。
可考证书:汽车电子工程师证书、汽车维修工证书、汽车电子电器设备装调工证书、汽车电子安全工程师证书等。
技能竞赛:汽车故障检修大赛、汽车营销技术大赛、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大赛等。
实训室
获奖证书
学生活动